自誕生以來便備受爭議的“合資自主”品牌,正在從 “逐漸邊緣化”到 “慢慢被遺忘”。而早期上市的第一批合資自主車型——理念、啟辰、寶駿、思銘、派喜中,除了寶駿和啟辰慢慢壯大外,理念和思銘已是茍言殘喘,昌河鈴木的派喜則名存實亡。
事實上,由于近年來市場形勢的變化,合資自主的定位在不斷調整中出現了兩極分化。在啟辰、理念、寶駿等第一批合資自主車型之后,第二輪合資自主潮中各品牌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代表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的新能源上。此外,長安鈴木、神龍汽車的合資自主品牌則欲懸掛中方母公司的標識。但遺憾的是,長達三四年來,這些品牌仍在規劃中,上市日期一拖再拖。
在此,自主汽車網將自主品牌中這個獨特的分類——“合資自主”進行全面剖析,讓我們看看誰在倍增?誰又歸零?還有誰將胎死腹中?
模式一:“傳統合資自主”經歷市場洗禮 幾家歡喜幾家愁
代表品牌:理念、啟辰、寶駿、思銘、派喜
從目前已經量產銷售的首批合資自主品牌來看,它們的共同特征是雖然在品牌上啟用了全新的名稱和LOGO,但原型車和技術平臺仍然來自于合資企業外方已經淘汰或過氣的舊款車型和技術平臺,如理念S1與之前停產的本田思迪十分相似,思銘的原型車為第八代本田思域。自主汽車網為了便于區分,暫且將這種模式謂之曰“傳統合資自主品牌”。
“傳統合資自主品牌”目前已經實現上市銷售的有五款:理念、啟辰、寶駿、思銘、派喜,它們的上市時間集中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車型定位集中在A級及以下級別的轎車市場。
經過三四年發展,在產品線上,目前除了寶駿和啟辰旗下有多款車型在售外,其他三個品牌均為單一車型獨戰市場,也就是說,其首款車型上市后就沒有再推出新產品。
在市場表現上,寶駿和啟辰業績良好,年銷量分別超過40萬輛和10萬輛,已達到規模化生產的標準。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的寶駿發展尤其令人矚目,今年前11個月的銷量為41.89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89.6%,不僅成為合資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而且還超過了奇瑞、比亞迪等真正的自主品牌。
然而,第一個吃螃蟹的理念卻現狀堪憂,今年前11個月的銷量僅為3,021輛,同比下滑28.8%;一些4S店靠換“本田標”出售的思銘也在垂死掙扎,今年前11月銷量2,247輛,同比大跌77.8%。理念和思銘這對同是來自本田系的合資自主品牌可謂“難兄難弟”。
良好的市場表現給了寶駿和啟辰鉚勁發展的動力。如今,寶駿旗下的車型目前雖然只有三款,但款款都是精品。未來幾年內,寶駿品牌計劃每年推出一款產品,實現從A00、A0、A級到SUV和MPV的全系產品序列。
啟辰旗下在售的車型已達5款,是現有合資自主品牌中車型最豐富的品牌。與其他“傳統合資自主品牌”不同的是,啟辰產品線下后續還規劃了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晨風已上市,啟辰計劃橫跨傳統車和新能源兩大市場。
“傳統合資自主”品牌一覽
資料來源:自主汽車網整理
數據來源: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
模式二:“新能源合資自主”博弈政策和市場 謀求一箭雙雕
代表品牌:之諾、朗世、領志、華騏、首望、天越、開利、佳躍
隨著一些尚在規劃中的合資自主品牌信息逐漸被披露,我們發現,由政策產物催生的合資自主路線已經悄然出現了變化,之前使用舊平臺舊技術的“新瓶裝舊酒”做法已被一些合資自主品牌所摒棄,如華晨寶馬之諾、一汽豐田朗世、東風悅達起亞華騏、廣汽豐田領志等都將首款車型定位于純電動汽車,而東風日產啟辰在傳統汽油車D50、R50等上市之后,也將產品瞄準了純電動汽車。
這類合資自主的原型車和技術仍然來自合資車企的外方,但卻都開始“嫁接”上新能源,這或許是一種與中國政府、合資企業中方以及市場博弈后的結果。首先,從政策層面來說,早在幾年前,我國政策就規定,“如有計劃新增整車項目、企業擴建產能以及跨類生產,商用車企業投資生產轎車,都必須滿足自主品牌、自主開發的條件。而對于已有一定產能規模的合資企業,如果需要擴建或者異地建廠,前提需滿足‘新能源汽車’和‘自主品牌’的兩個必需條件。”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這么多的合資企業會“扎堆”推出合資自主品牌,并且集中研發新能源車的做法。甚至可以說,合資自主品牌已經成為不少車企去申請擴產、擴建的“敲門磚”。
此外,除了逢迎中國新能源車的政策需要外,合資自主在發展初期就導入電動車,這確實是一種走捷徑的方式,不需要等待合資自主做好品牌、打下市場基礎后再推電動車,這或許是合資自主另辟蹊徑的一種思路。
但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大多數新能源合資自主已規劃了三四年之久,從展臺上下來之后便銷聲匿跡,遲遲不見上市。這葫蘆里,賣的是啥藥呢?
“新能源合資自主”品牌一覽
資料來源:自主汽車網整理
模式三:“逆向型合資自主”懸掛中方母公司LOGO 導入中方自主體系
代表品牌:長安鈴木、長安馬自達、長安標致雪鐵龍、神龍汽車的合資自主品牌
與上述兩類合資自主品牌不同的是,第三種模式打破了常規,這類合資自主品牌由合資車企生產,但卻不啟用全新的品牌標識,而是懸掛中方母公司所屬的自主品牌LOGO,甚至車型和技術也由中方母公司提供。我們稱之為“逆向型合資自主品牌”。
此前有消息稱,長安汽車正在和合作伙伴標致雪鐵龍、馬自達、鈴木等謀劃推出合資自主品牌。按照規劃,未來長安汽車將直接向上述合資企業輸出其自主研發的車型和技術,并統一懸掛長安自主品牌的LOGO。
按照之前的消息,長安鈴木的合資自主品牌首款車型初步確定,瞄準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A級車型。與其它合資公司從老車型改造而來所不同的是,長安鈴木首款合資自主車型由母公司長安汽車所提供,新車將以長安牌進行生產。
而從與PSA談合資開始,長安就確立了“逆向輸血合資企業”的合資自主路徑。
在合資自主品牌的打造上,與長安系不謀而合的還有東風系。神龍旗下的合資自主品牌不但與東風風神使用相同的標識,其產品也將進入東風風神的渠道銷售。未來,神龍自主品牌的運營將由神龍公司和東風乘用車共同承擔,神龍公司負責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東風乘用車負責產品的銷售。
與長安系不同的是,神龍汽車的合資自主品牌仍然由合資車企外方提供車型和技術平臺。
另據消息透露,合資不久的東風雷諾,其合資自主車型也將使用東風汽車LOGO,同時將新能源汽車技術導入到合資自主車型中。
但同樣遺憾的是,上述規劃兩年來始終處于規劃中,并沒有接照原先的計劃落地。
“逆向型合資自主”品牌一覽
資料來源:自主汽車網整理
(作者:鄭雪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手機版二維碼】
提供國產汽車報價、國產車品牌大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與國產汽車銷量數據,了解更多自主品牌汽車及國產車有哪些品牌來自主汽車網。(北京博悅幕尚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