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蘋果汽車項目近期尚未有任何最新進展,但只要是與蘋果汽車有關的熱門新聞,也總能在全球范圍內引起汽車界與科技界的普遍關注。例如在本月初,全球性汽車研究和咨詢公司Strategic Vision公布了一份有關蘋果汽車的調查結果,據了解,蘋果在這次品牌考量榜單中位列第三,有2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很喜歡蘋果這個品牌。而且有趣的是,有超過一半的特斯拉車主表示,他們會在未來考慮購買蘋果汽車。
熟悉蘋果公司在全球科技界的行業地位的網友也很清楚,對于蘋果這樣一家能夠重新定義市場生態的科技公司而言,他們最不可能去做的一件事情,莫過于為了推廣自家的科技產品,于是像友商們那樣四處尋求贊助或是代言的機會。巧合的是,Strategic Vision的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和蘋果公司一樣是加州企業,這樣的一個巧合,難免會令人覺得這兩家公司之間存在利益關聯,然而從事實上來看,蘋果汽車項目這些年一直處在一波三折的狀態,對蘋果公司而言,此時此刻比起找人打廣告,或許他們會更重視“閉門造車”這件事。
在過去三十多年來,Strategic Vision這家公司一直在做這樣一件事,他們會去詢問一些新車主對于不同汽車品牌的品質的看法,其中也包括了美國本土品牌以及其他國家的品牌。而在2022年,蘋果汽車首次被Strategic Vision列入調查名單,沒想到能取得如此不錯的反響,消息一出,在國內也有不少科技、財經媒體都十分地關注。事實上,對于50%的特斯拉車主有興趣體驗蘋果汽車這件事,我們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究其原因,這些特斯拉最希望的一件事,就是未來的蘋果汽車也能像馬斯克接管之后的特斯拉一樣,靠著一款頗具創新精神的全新產品,給他們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甚至超乎預期的用戶體驗。
在消費電子領域里,蘋果一直是一家特立獨行的領軍企業。而這樣的特質,其實也與被馬斯克收購了以后的特斯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如今,全球也有不少知名人士認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會是在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后,全球汽車界乃至科技界的企業家中最具創新精神的一位。或許對那些被蘋果汽車深深吸引的特斯拉車主們而言,他們之所以會對蘋果汽車充滿期待,正是希望未來的Apple Car,也能像曾經的iPod、iPhone、iPad那樣,用一種更有未來感、科技感、舒適感的產品體驗,讓自己能夠成為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的受益者。
蘋果汽車與特斯拉汽車的目標客戶群體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重疊,他們不僅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而且對各種“新奇古怪”的科技產品充滿好奇心。而如今,隨著Strategic Vision的調查結果的發布,這樣的一個觀點,也得到了一個更具說服力的論證。事實上,在汽車工業加速實現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的新時代里,中國市場不僅涌現出了不少新造車企業以及不甘落后的傳統車企,同時也有眾多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們展現出了跨界造車的決心與魄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行業變革中,無論是新勢力、傳統車企還是“跨界玩車”,對于特斯拉的行業地位與市場影響力,他們也十分地認同,并且視特斯拉為重要的榜樣和對手。
事實上,在特斯拉國產化所產生的鲇魚效應的影響下,如今不少本土電動車企業也已經意識到了自身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并且盡可能地提升自家車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用戶體驗感。而今,對于用戶體驗感有著精準掌控的蘋果公司也有了跨界造車的想法,這對不少本土電動車企業而言,他們或許能從中受到任何啟發,或是“嗅到”一絲挑戰的意味。‘
如今,但凡是有所關注汽車產業的網友,也十分清楚關于行業的變革給自主品牌帶來了怎樣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彎道超車之時,或許傳統跨國車企不再是自主品牌的強勁對手,但是像蘋果這樣頗具科技基因的跨國企業跨界造車以后,自主品牌也要努力思考自身在未來汽車工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或是所起到的作用,因為只有這樣,在潮水退去之時,才會立于潮頭。
【手機版二維碼】
提供國產汽車報價、國產車品牌大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與國產汽車銷量數據,了解更多自主品牌汽車及國產車有哪些品牌來自主汽車網。(北京博悅幕尚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